|
 |
 |
|
|
|
| 发贴时间:2009/5/17 10:36:09 |
楼主:月光下的凤尾竹 |
|
|
今生最爱是读书 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,每逢看到一本喜欢的书籍,总会如获至宝,双手捧着,蜷缩于沙发的一角,如痴如醉地读起来,一读就是几个小时,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。当孩子嘭、嘭、嘭地跑上楼梯,旋风般卷进家门大喊:“老妈,饿死了,快拿饭来!”时,我才如梦初醒,赶紧丢下书本,快速跑到厨房为儿子准备饭菜。有时,老公下班回家,兴冲冲地推开门,见到我还徜徉于书的世界,就会皱一下眉,怏怏地走进厨房。我则知趣地吐一下舌头,放下心爱的书本,匆匆尾随他来到厨房…… 记得最早看过的课外书是一本连环画。那时候刚刚六、七岁,还认识不了几个字。我真正拥有自己的小人书,其实连连环画都不是,它是袖珍式的,有普通连环画的一半大,可以折叠,统共也就十几页纸张。为了获得这样一本简易的小书,我还需跑到离家5里地的镇上去,看到柜台里摆满了各色的小图书,我欣喜若狂,但看到价格又傻眼了,因为我手中仅攥着靠捡破烂换来的二角钱。我向售货员阿姨要来图书挨本翻,每本都爱不释手,直到阿姨有些不耐烦了,才权衡再三,花1角6分钱买了2本折叠式的小图书。我有自己的打算,等读完了,可以拿它去换取伙伴的小人书看。 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开始不满足于只看小人书了。上五年级时,我听说同学的姐姐有部小说,就在学习上经常帮助她,后来,我们成了好朋友,我便向她提出想看小说的要求。同学满口答应,为我借到了她姐姐的书。我清楚地记得,那书的名字叫《生死恋》,是一本自传性小说。写的是作者年轻时的不幸遭遇,温婉多情的少女林淑华,与邻里青年徐惠民相爱,因门第不当而受到重重阻挠。经过十年努力奋斗,惠民终于学有成就,淑华也挣脱樊笼,两人方得结合。可是好景不长,徐惠民因积劳成疾,婚后两年,竟与世长辞。林淑华痛不欲生,可念及丈夫临终嘱咐,强咽血泪,担负起抚育遗孤的重任。那本书我用了两周时间就看完了,可书中主人公那感天地、泣鬼神的爱情故事,却至今难忘。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才是人间凄美的爱情绝唱。 上初中后,我的阅读欲望越来越高了,七年级时,我不但课下看小说,甚至在自习课上也开始偷偷地看了。我的同桌,是个憨直的男同学,他曾经拿来一本梁羽生的《云海玉弓缘》给我,第一次读武侠小说,我一看就摘不下眼来了。我向他许诺替他写作业,他则答应在我看小说时给我望风,老师一旦走近,他会及时咳嗽一声做提示。用了三周,终于读完了这个大部头,我被书中主人公厉胜男和金世遗凄美的爱情震撼了:厉胜男以生命的代价演绎了最深邃的爱情。家族的仇恨,祖先的荣誉,自己的爱情从她遇到金世遗的那一刻起,就不得不依靠她自己的近乎绝望的挣扎来完成。 除了品读一些课外闲书,我还喜欢看一些课辅资料。记得八年级毕业那年,同学小丽的舅舅到外地出差,特意为她买了几本理科方面的辅导书。那时,我父母根本没有钱为我买这样的书籍,我就经常去借阅她的辅导书。结果是,她的这三本书自己一本也没有看完,我却用半年时间,将里面的试题全做了一遍。中考时,她落榜了,我却得益于她的课外辅导书,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。 如今,我依然爱读书,书籍是我一生的眷恋,虽然家中的书橱里已经摆满了书籍,但我每年还是要订阅一些报刊杂志来读。因为一本好书就是一盏明灯,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前行之路。读书,是一种精神享受,无论时间多紧,只要遇到好书,我就会去读,好书是每个人的成长食品中不可或缺的营养。
|
|
|
 |
|
|
| Re:今生最爱是读书 |
回复时间:2009/5/17 23:31:35 |
游客 |
|
| 月光下的凤尾竹一个好听的名字,一个多么良好的习惯,让我们都发奋读书,这个世界会更多一些美丽!好! |
|
|
|
|
| |